這段時間,旅游人的境況已經不能用一個“慘”字來形容了。
河南暴雨+南京疫情,讓好端端的暑期旺季硬生生變成了行業寒冬,德爾塔病毒入侵使整個行業仿佛倒退回2020年初。
正是在天災人禍的夾擊下,人們的情緒被逼到了臨界點,群體情緒的爆發在巧合之下醞釀了一場消費的狂歡……最近有一個事情備受關注——鄭州暴雨過后,國貨運動品牌鴻星爾克捐款5000萬物資,意外引發國人史無前例的“野性消費”。
鴻星爾克一夜封神
景區蹭熱度卻引爭議?
微博搜索“鴻星爾克”跳出的一連串熱搜,幫我們回顧了整個事件的跌宕起伏。
從最初直播間爆滿、會員被充到2140年,到最后庫存告急、系統崩潰、謠言四起、老板親自呼吁理性消費……似乎在整個事件中,鴻星爾克只是一個“靶子”,無條件承受著網友近乎瘋狂的愛意。
總之,鴻星爾克爆火了,幾乎是一夜封神。
在此背景下,各地景區觀察到鴻星爾克的話題度,熟悉的“穿漢服免門票”營銷策略,這次則變成了“穿鴻星爾克免門票”。
7月26日,平江縣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通過其公眾號發布“平江縣文旅行業關于支持民族品牌的共同決定”。
在文件中,平江縣文旅局表示,自即日起至7月31日,凡是穿戴鴻星爾克、貴人鳥品牌的衣服、褲子等服飾,或者吃白象方便面、喝匯源果汁的人,均可以在景區享受免門票或其它優惠。文件還稱,符合上述條件的人,在全縣12家星級酒店住宿享受八折優惠,截止時間為今年12月31日。
(圖源:網絡)
之后,杭州、婺源、黃岡、岳陽等多地旅游景區亦推出相似政策,表達對民族情懷的支持。
不過這一次人們似乎對景區的這番做法“不感冒”,其中不乏非議,認為景區有拿社會事件炒作的嫌疑。
網友評論
的確,鴻星爾克、匯源等品牌在河南水災捐款方面表現突出,群眾自發支持國貨無可厚非,不過將民眾的自發行為轉化為官方政策,并不符合市場運作規律,反而對于游客是一種無形的“道德綁架”,對不參加優惠活動的景區來講不公平。這一次,網友不算是“鍵盤俠”了。
國貨品牌遭力挺背后
情緒價值才是關鍵
如果我們再深一步走入鴻星爾克事件中會發現,它的出圈看似偶然(捐款),實際上是國貨意識覺醒下的必然。
這幾年,人們總談“國貨”、“國潮”,旅游業也爭相利用國潮話題進行營銷。國貨意識并不是新鮮事,但為何只有鴻星爾克成了現象級品牌呢?
不妨回顧一下3月的“新疆棉事件”,當時H&M、優衣庫、耐克、阿迪達斯等海外品牌相繼被爆出有“抵制新疆棉”的言論,遭到國人的聲討和抵制。外交部、商務部、中消協等也先后出來回應該事件。那時候,網絡上就涌現了不少力挺國貨的言論。
而在東京奧運會、國內洪水災情等社會事件共同作用下,國人的愛國情懷達到了顛峰,此時經營狀況不佳的鴻星爾克卻自愿捐款5000萬,迅速引起了網友共情,為品牌樹立了“愛國”、“無私奉獻”的標簽;而品牌本身低價親民的定位,又讓它區別于李寧、安踏等一線運動品牌,進一步刺激消費者在短時間內完成認識、了解到消費的轉化。
鴻星爾克主頁相關博文已經獲得900萬+點贊
回應消費者的情緒時,鴻星爾克做的非常好,巧妙地讓情緒價值發揮最大的效果:公司董事長吳榮照第一時間來到直播間,對消費者表達感謝、并呼吁“理性消費”;在微博中,他還回復了網友對品牌設計提出的建議并邀請大家加入。這種和消費者“做朋友”的溝通方式,大大提升了人們對鴻星爾克的好感度。
“鴻星爾克”們
教給旅游業這些道理
有人說鴻星爾克的爆紅是一場大型公眾刻奇,也有人說是一堂品牌的教育課……事實上,深挖鴻星爾克出圈始末,旅游業也不難從其中學到一些東西。
這段時間,新冠病毒在國內引發的新一波疫情讓剛剛恢復的旅游業又陷入低迷,不乏能看到一些“賣慘”性質的文章在旅游圈流傳,但實際上訴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;同時,我們看到更多的旅游人、旅游企業是在積極處理退訂、墊付退款,幫助客人回家等等。就像鴻星爾克一樣,踏踏實實做事,才是企業責任感的體現。
與此同時,在行業低迷的時候,正向的聲音和行動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去年武漢文旅局感謝醫務人員馳援的海報,就引起了全國人民的共鳴,武漢在解封后確實兌現了當初的承諾,邀請醫務人員免費游,進而帶動疫后武漢旅游業迅速恢復,目的地“英雄城市”的形象深入人心……
(圖源: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)
當前處在疫情風暴中心的張家界也發布過一組景區閉園海報,在網絡上瘋轉;中共張家界市委旅游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的《致居留在張家界游客朋友的一封信》同樣堪稱范文。張家界旅游行業的迅速響應和擔當,讓旅游人和游客紛紛點贊。網友們表示:我欠張家界一趟旅游。
最后值得關注的,還有新媒體營銷的趨勢。
可以看到,這次鴻星爾克的出圈是從線上到線下,從微博到直播間再到線下實體店的流程,流量聚集的主要陣地都在社交媒體和電商。利用這些渠道,旅游品牌其實完全可以像鴻星爾克一樣和消費者平等溝通,而不是一味的輸出。
最近同程旅行就推出了直播客服、自助退改等新功能來滿足用戶退改的需要,這種智能客服無論是從效率還是體驗感來說,都比排隊等待客服電話要好得多。
當然,流量紅利易逝,品牌文化永存。在任何行業中做好品牌的口碑都著實不易,后續建設和維護更是漫長的過程。國人的“野性消費”雖給鴻星爾克帶來了短期的銷量激增,但把品牌做大做強,始終是要交回給鴻星爾克自己完成的事情。
你對于鴻星爾克的突然出圈怎么看?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~